軟件外包企業求解發展困境:轉向國內 業務轉型
“我們的服務外包行業,應該說遇到了嚴峻挑戰?!?月20日,在遼寧省大連市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上,A股上市的軟件外包企業浙大網新執行總裁鐘明博一句話,道出了國內軟件外包企業的真實處境。
他接著具體地指出了軟件外包企業的困難所在:過去半年里,主要業務市場日本的貨幣急劇貶值;過去3年里,人力成本以大概每年平均10-15%的速度上升;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敖裉靵砜?,以廉價勞動力來競爭的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了,下一步該怎么辦?”鐘明博問道。
是的,下一步該怎么辦? 這不僅僅是浙大網新一家企業所要面臨的問題,整個國內軟件外包行業實際上都在努力求解。
陷入困局
在過去10多年里,國內軟件外包企業的經營模式基本是雇傭大量工資較低的軟件工程師,通過低成本獲得外包項目訂單,進而獲得利潤,這種模式在業內俗稱“賣人頭”。
中國軟件外包企業正是靠著“賣人頭”的模式支撐了10多年的快速發展。但是隨著近3年來,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漲,使得這種模式已經開始難以為繼。
研究機構中金的調研報告稱,IT軟件外包企業的人力成本占到公司總成本60%-70%,甚至更高。根據測算,如果人工成本上漲5%,那么軟件外包企業凈利潤率將下降1.5%~2%左右,直接導致盈利能力下降。
近幾年,國內一些大型的軟件外包企業通過不斷并購和開拓新客戶使得營收不斷保持增長,但是卻一直陷入 “增收(營收)不增利(利潤)”的困境,人力成本不斷攀升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據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只有少數幾家軟件外包企業的利潤率可以達到25%,而印度有80家以上的外包企業可以達30%~50%。
人力成本的上升還對產業格局產生影響。以往,印度、中國等國家是承接軟件外包訂單的主要國家,但由于國內人力成本優勢逐漸消失,現在訂單向越南、菲律賓、東歐等地區轉移的趨卻越來越明顯。
在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外包訂單卻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國內軟件外包企業的日子越發難過。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數據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4月,中國軟件業出口已經連續超過20個月處于低增長態勢。而今年前4個月,軟件外包服務出口總額25.7億美元,同比增長17.8%,增速比1~3月回落4.2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減緩勢頭似乎還將持續。
求解路徑
面對這樣的行業發展環境,軟件外包企業可選的發展道路并不多。國內企業主要瞄準了兩條路徑:實現業務增值和轉移業務重心到國內。
“以往以大量人頭鋪天蓋地發展的模式已經不行了?!蔽乃己]x集團市場部高級副總裁林德茂告訴新浪科技,客戶現在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思海輝是國內最大的軟件外包公司,員工規模超過2萬人。為了實現公司業務的轉型,管理層聯合黑石集團在今年5月提出了私有化方案。
他說,以前客戶選擇中國軟件外包企業可能主要是為了節省業務成本,但現在他們希望外包公司提供的服務可以直接提升他們主營業務的效率,而這實際上需要我們對客戶的業務有更多的認識。
林德茂表示,未來軟件外包企業的人員規模不會像過去那樣快速膨脹?!白罱K的發展不能靠人工,而是要靠對客戶業務的認識和技術的含金量,這樣才能有增值?!?
具體到文思海輝,林德茂透露,公司在保持技術優勢的前提下,將著重關注金融、物流、旅游等行業,并會集中研發力量推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通常而言,解決方案帶的利潤率要遠遠高于外包服務。
“未來文思海輝一定會做咨詢業務、解決方案,當然傳統外包業務也會做?!?林德茂說,公司將依靠這三股力量提高價值和品牌。
在加強業務轉型的同時,國際外包市場的低迷,實際上也促使中國軟件外包企業更加下定決心轉戰國內市場。
最新的財務業務顯示,軟通動力、文思海輝來自中國市場的業務營收比重一直都在提高。數據顯示,軟通動力來自大中華區的外包業務比重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別是55.9%、58.4%和64%。
《中國軟件和服務外包》總編輯蕭亞平認為,轉戰國內市場將給國內軟件外包企業帶來發展機會?!霸朴嬎?、智慧城市、大數據等都是國內軟件外包企業可以發力的市場?!?
中國軟件網總編輯曹開彬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更是表示:根據業內預測,未來兩三年,中國的軟件外包廠商來自國內市場的業務占比將會達到60%~70%,而未來5年可能達到80%
- 上一篇:鼎韜:“云外包”模式將引領服務外包3.0時代 2016/3/22
- 下一篇:使用CODE平臺托管項目 讓外包更可控 2016/3/22